Menu

〈禿的梧桐〉賞析     吳正吉

     蘇雪林女士是現代文學作家,一生以教書、看書、寫作為樂趣。著作等身,桃李滿天下,人們讚譽她是文壇的「長春樹」。〈禿的梧桐〉這篇文章節選自蘇女士的《綠天》散文集。本文透過梧桐遭受螞蟻、雷雨和風的侵襲,卻依然萌芽吐葉的奮鬥的求生歷程,鼓勵我們要勇敢面對人生的挫折挑戰,堅強克服環境的種種艱難險阻,培養不屈不撓、無畏横逆的堅毅生命力。這是一篇啟示人生、鼓舞人心、記敘和抒情交融成篇的勵志文選。

     這篇文章原文共有十三段,國中國文課本節選前面十段,省略後面三段。第一段藉一句話「這株梧桐,怕再也難得活了!」點出梧桐面臨的命運。第二段敘說路過禿的梧桐樹下的人總是這樣地惋惜,點明第一段說話的人和語氣。這兩段是藉著路人的話引出主題「禿的梧桐」的現況,總「起」全文。第三段敘說梧桐生長的位置恰好在兩家的正中,是兩家的分界線。第四段述說梧桐的清蔭分蓋兩家的草場,雨夜梧桐葉的雨聲和詩意也分享兩家。這兩段是「夾敘」梧桐生長的地點和往日的茂盛,「反襯」禿的梧桐的現況,加深讀者的同情,是「承」。第五段「夾敘」梧桐遭受螞蟻的齧食和雷雨的劈折,只剩一根亭亭玉立的樹身。這是描寫梧桐第一次遭受挫折,也是梧桐變禿的原因,是「轉」。

     第六段敘述春天梧桐的樹身長出新葉,形狀像棕櫚樹。第七段記敘梧桐長了新葉,不久更會長出新枝,恢復從前的美蔭。這兩段是描寫春來禿的梧桐又恢復生機,語氣充滿了希望和美好;這是梧桐第一次表現求生的意志,是「承」。第八段記敘風又吹落葉兒,螞蟻又齧斷葉蒂;這段是描寫梧桐第二次遭受挫折,是「轉」。第九段敘說梧桐並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氣,語氣堅定;這段是描寫梧桐第二次表現求生的意志,是「承」。第十段抒寫禿的梧桐在螞蟻和風的侵襲中,仍然萌芽吐葉;這段是「合」寫梧桐第三次遭受挫折和表現求生的意志,總結全文。

     綜合整篇文章來看,本文的結構融合運用「順序」、「夾敘」和「起承轉合」三種布局,在時間方面是「順序」和「夾敘」兩種布局合用的寫法。第一二段是由禿的梧桐的現況起筆,第六段到第十段是承接禿的梧桐的現況,「順序」它求生的歷程。第三段到第五段是「夾敘」禿的梧桐過去的茂盛和禿的原因。如果把第三段到第五段安排在第六段和第七段中間,全文就是完全依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安排。「順序」的寫法因為平鋪直敘,比較平淡直接,所以效果就沒有兼用「夾敘」那麼深刻引人了。在情節方面是「起承轉合」布局的靈活運用,第一二段是「起」,第三四段是「承」,第五段是「轉」,第六七段是「承」,第八段是「轉」,第九段是「承」,第十段是「合」。本文透過「承」、「轉」的運用,使禿的梧桐的今昔和三次的挫折求生不但互相強烈地「映襯」,而且一路交互聯絡「照應」到底。同時也使主題「堅強的生命力」在情節步步增強、層層遞進的高潮中,深刻有力地烘托出來。

       本文共運用下列十一種修辭方法。(一)一摹寫:1.夜裡下雨,瀟瀟淅淅(疊字)打在桐葉上的雨聲、詩意,也分享兩家(摹聲)2.一陣風過,葉兒又被劈下來。拾起一看,葉蒂已經齧斷了三分之二(摹視)。(二)擬人:勇敢的梧桐,並不因此挫了它求生的志氣。(三)譬喻:1.一夜雷雨,便將它的上半截劈折,另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樹身,立在那裡(喻體),亭亭(疊字)有如(喻詞)青玉(喻依)2.春天到來,樹身上居然透出許多綠葉,團團(疊字)附著樹端(喻體),看上去好像(喻詞)是一棵棕櫚樹(喻依)。3.巴掌大(喻依)的葉兒(喻體),(1、2、3、兼摹視)。(四)倒反:又是螞蟻幹的「好事」。(本意是「壞事」)(兼擬人)。(五)纇疊:1.不。2.又……了。3.新的。(類字)4.恰恰。5.漸漸。(疊字)。(六)倒裝:「這株梧桐,怕再也難得活了!」人們走過禿的梧桐下,總這樣惋惜地說。(人們走過禿的梧桐下,總這樣惋惜地說:「這株梧桐,怕再也難得活了!」)(兼摹聲)。(七)排比:1.螞蟻又來了,風又起了,好不容易長得掌大的葉兒又飄去了。2.萌新的芽,吐新的葉。(八)映襯:1.第一段、第二段→第三段、第四段→第五段→第六段、第七段→第八段→第九段。2.排比1→排比2。(九)感嘆:1.這株梧桐,怕再也難得活了!(惋惜)2.哦,可惡!(怒斥)。(十)設問:誰說這株梧桐不會再活呢?(問)它現在長了新葉,或者更會長出新枝,不久便會恢復從前的美蔭了。(答)(兼層遞)。(十一)層遞:禿的梧桐三次挫折和求生。

       俗語說:「萬物靜觀皆自得。」我們只要存有一顆明慧澄澈的心靈,便可從大自然的萬物現象中獲得很多啟示,領悟許多哲理。蘇雪林女士透過心靈的慧眼,從大自然的萬物中,擷取「禿的梧桐」為題材,並且把它人性化,賦予它人的生命、情感和意志,同時把它塑造成一個對生命充滿信心希望,不畏外來的侵襲,不屈環境的挫折,禁得起風雨横逆考驗的勇者。萬物中的梧桐都具有如此堅強的生命力。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不也更應該這樣嗎?這是一篇旨趣深遠、富有哲理的感人作品。(國中國文第一冊第十六課)

       原刊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國語日報